发布日期:2025-10-29 浏览次数:
免费USDT游戏,免费USDC游戏,免费链游,USDT小游戏,USDC平台,注册送虚拟币/盘点2025年最新免费USDT/USDC小游戏和链游平台,支持中文注册,无需实名认证,注册送币,边玩边赚,适合加密新手与老玩家!,10月17日日本三菱日联、三井住友、瑞穗三大银行联合宣布发行日元稳定币。
技术由东京区块链公司Progmat提供,首发应用是三菱商事的内部结算,听起来挺国产的,但我们得看清一点,这背后的游戏规则,还是美元在定。
为什么这么说?因为日本的稳定币路线图和美国的稳定币战略高度一致,先拿监管说事,日本金融厅早早放行,允许与法币挂钩稳定币入场,立法速度甚至比欧盟还快。
再看资产支撑逻辑,JPYC背后靠的是国债和储蓄,这和美国的GENIUS法案要求几乎一模一样,高流动性资产挂钩,实质是为国债找买家。
美国财政部已经把稳定币当成美债新引擎,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,USDT和USDC的储备里,美债比例超过82%。
泰达公司甚至成了全球第19大美债持有者,美国打的是一张牌,你们用稳定币,我用你们的钱买我自己的债,这不是可不是美国玩阴的,而是光明正大来为自己谋福利。
这也解释了日本为何急着跟进,一方面日元国际化进展缓慢,稳定币是个现实突破口。
另一方面,美日金融合作早就不是秘密,日本这波看似独立的稳定币计划,更像是美国布局全球稳定币生态的一块拼图。
别忘了下一步,日本还要发美元稳定币,这不是加强日元,而是用日元的壳,走美国的路,谁还在幻想非美元稳定币冲击美元霸权,恐怕得清醒点了。
不要被稳定两个字骗了,所谓稳定币,说到底也就是一种挂钩资产的数字IOU,和你手里的法币没什么本质不同。
但它最大的杀伤力,不在于技术,而在于它能绕过传统金融系统,重构权力分配。
比如跨境支付,现在传统SWIFT系统一笔钱要走上几天,费用高、效率低、还受制于清算中心,但一旦稳定币跑通跨境路径,10分钟到账、几乎零手续费,谁还用银行系统?
这正是美国想控制的方向,GENIUS法案不是为了监管创新,而是为了限制其他国家自己搞稳定币。
美国要做的是你可以发,但得按我制定的规则发,你不听?那我就用美元稳定币把你打下去。
目前全球稳定币市场里,美元稳定币占比超过99%,欧元稳定币EUROC市值才2亿美元,日元稳定币还没正式上线,非美元阵营的声音,几乎听不到。
而现实资产代币化也正在被美元绑架,2024年资产代币化市场飙涨60%,但主要载体还是USDT和USDC,这是金融数字化的浪潮,更是美元霸权的升级。
技术上,稳定币确实带来了新可能,但也藏着不少雷,2023年硅谷银行暴雷时,USDC因为储备在银行里被冻结,直接脱锚。
这说明什么?稳定币的锚并不牢靠,一旦市场恐慌,它比银行存款还脆,而一旦稳定币规模上万亿,一次脱锚可能就是一场系统性金融危机。
更麻烦的是货币政策,如果老百姓把钱从银行账户转到稳定币,央行还怎么调控利率?这不是科技革命,是金融主权的削弱,美国有美联储撑腰,日本有财政部背书,那中国怎么办?
中国不是没动作,香港已经开了稳定币的试验田,《稳定币条例》在2025年8月正式实施,明确了发牌制度,蚂蚁、京东这些大厂也在忙着分一杯羹。
但问题是试点归试点,战略方向必须明确,稳定币不是玩具,它是未来全球金融基础设施的一部分,谁先跑通,谁就有规则制定权。
我们不能只想着防风险,也得有建系统的勇气,人民币国际化不能只靠CIPS一个系统,更要有数字化配套。
如果香港能率先发行与离岸人民币挂钩的稳定币,那将是一个突破口,甚至可以绕开SWIFT,建立新的跨境支付体系。
当然风险是有的,稳定币会不会冲击资本管制?会不会引发洗钱?这些都是真问题,但现在的情况是我们看的太久,错过的窗口也越来越多。
美国已经从稳定币是风险改口成稳定币是战略资产,日本也从观望变成实操,中国再不加速,就只能在未来的金融地图上,被动接入,而不是规划。
更何况稳定币不仅是支付工具,它还是一种话语权,如果全球贸易里的数字货币全是美元稳定币,那人民币还怎么走出去?
如果非美元国家都搞自己的稳定币联盟,中国不在其中,那我们失去的不只是市场,还有影响力。
日本三大行发行稳定币,看起来是金融创新,实则是美元战略的延伸,美国用稳定币续命美债,日本充当支点,中国若只围观不作为,未来可能连参与的资格都没有。
现在不是讨论要不要出手的时候,而是必须争取主动权,全球金融的牌局已经开始,谁拿到稳定币的王牌,谁就能影响游戏规则,中国不能再等了。